一、案情简介
消费者王女士平时使用手机主要是打电话和偶尔浏览下网页,一直使用的是基础通讯套餐,每月费用稳定在38元左右。然而最近几个月,王女士发现手机话费突然增加了不少。她感到十分疑惑,便前往营业厅查询账单明细。原来,从上个月开始,王女士的手机套餐中被莫名其妙地开通了一项名为“娱乐资讯包”的增值服务,每月收费15元。王女士确定自己从未主动申请过这项服务,而且在开通服务之前,她也没有收到任何来自运营商的通知或确认信息。王女士认为,运营商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开通增值服务,严重侵犯了她的权益。
二、案例分析
(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本案例中,开通增值服务前未通知王女士也未告知其服务的金额、内容等具体情况,侵犯王女士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运营商在未得到王女士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为其开通增值服务,剥夺了王女士的自主选择权,违反该法律条款。
(二)可能涉嫌强制交易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本案例中,运营商擅自开通套餐的行为导致消费者被迫支付不合理费用,涉嫌强制交易。
三、消委观点
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定期检查账单,仔细查看手机账单或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套餐变更和扣费情况;留意不明短信或电话,避免被诱导开通增值业务。若发现未经同意的扣费,保存短信通知、客服通话录音、账单截图等证据,及时与运营商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对不合理的收费进行解释并予以纠正。若协商不成,消费者可向当地的消费者委员会(协会)请求调解,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拨打12315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运营商应严格遵守用户确认机制,所有收费业务必须经过二次确认(如短信回复、语音验证等),确保用户知情并同意,禁止“默认勾选”“静默开通”等违规操作。加强内部审核,避免系统错误或员工私自开通套餐,对代理商和外包客服加强监管,防止诱导或欺骗用户订购业务。避免利用“模糊条款”“复杂规则”误导消费者,主动清理“僵尸套餐”和低价值业务,提升用户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