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至28日,襄阳市消委对育婴行业开展了消费调查。调查范围重点覆盖全市范围内从事育婴服务、销售母婴产品的各类企业、门店、社区托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单位;调查方式包括通过公众号、襄阳晚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在医院预防保健门诊等场所向育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等。调查发现,育婴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托管会所餐饮食品安全、母婴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消费者较为关注。襄阳市消委就此发布育婴行业消费提示如下:
一、选择前核查资质,明确需求
选月嫂时,要通过正规中介选择,要求提供近6个月内的体检报告、真实服务案例;面试时明确护理细节,避免“口头承诺”;选月子中心时,优先核查《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如涉及医疗服务),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用状况;要求提供护理人员的护士证、育婴师证原件;实地考察餐食加工间(查看食材新鲜度、留样制度、是否预制菜)、房间设施,要求试吃月子餐食等。
二、签约时细化合同,留存证据
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如月子中心的餐食标准、月嫂的工作时长、每日服务项目及次数时长等细节)、收费明细、违约条款(如服务不符时的退款比例、人员资质造假的赔偿方式),拒绝“空白合同”或“模糊条款”。对“概不负责”“最终解释权”等霸王条款要坚决拒绝,注意区分“定金”与“订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定金金额不得超过合同总额的20%。建议添加“经营者停业应全额退款”等保障性条款,并明确约定特殊情况解约规则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签约时拍照记录月子中心房间、月嫂证件,服务期间保留餐食照片、护理过程视频(如月嫂操作不当可及时固定证据),留存关键证据。
三、服务中实时沟通,及时维权
消费者应每日核对并签署服务记录单,定期记录婴儿成长状态及产妇恢复情况。如月子中心餐食有异味、月嫂护理不当、护理人员迟到、服务缩水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机构/中介,要求限期整改并书面记录;若涉及健康问题,及时就医并保留诊断证明(注明“与服务相关”)。额外服务需补充签订协议,明确收费标准,拒绝“口头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议建立专门档案保存合同、付款凭证等材料,重要沟通尽量采用文字形式留存。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反馈,为可能出现的纠纷保留证据。
特别注意:消费者需警惕“低价体验套餐”等营销手段,对“外聘专家”等宣传要保持理性判断。在服务过程中,如发现婴儿异常或产妇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要求专业医疗介入;遇设施安全隐患可随时要求整改,始终将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如遇消费纠纷,要保持冷静,首先积极与商家沟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拨打12345、12315投诉热线进行投诉,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进行线上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