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腊月间,小林镇居民庞某家中待客时,误把亚硝酸盐当作白糖加到米酒汤里,4名客人喝了汤后,几分钟后都出现中毒状况,所幸抢救及时没有人员伤亡。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下面我们用两张图片来认识下二者的区别………"5月30日,随县厉山镇勤劳村村民活动中心的教室座无虚席,随县消委会的小教员正在侃侃而谈,没有华丽的开场白,没有生搬硬套的法文条例,大量真实的案例、丰富的图片、朴实的语言,一下子吸引了农民朋友的眼球。
"大家看我手里食品标签,左边是规范的,右边是不规范的。"接下来小教员又给农民朋友讲解了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从原料的采购、加工、贮存、烹饪到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一一跟农民朋友们详细讲解,农民朋友们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的拿笔作记录。
与此同时,在随县三里岗的刘店村村民课堂里,多媒体教室正在播放消委会制作的《如何购买农资》教育片,消委人员拿着种子的实物与农药标签,从农资的购买、识别、使用到维权,对农民朋友作了一次全面的维权知识普及。
这就是随县消委会开展消费教育进农村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随县消委会全面铺开消费教育进农村活动,在全县建立了24个消费教育基地,借助工商内部小教员、村委会教员培训、播放自制教育片等多种方式对农民朋友进行普法宣传和消费教育。共发放了宣传资料780份,举办教育咨询6场次,培训农民朋友468人。
随县消委会的秘书长聂建华说:"这次的消费教育活动能取得如此成功,关键是我们抓住了农民朋友的心理,从他们最需要最关心的话题入手,精心编写了贴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的教案,用顺口溜、歌曲等形式把教育内容编写进去,摆脱了以往课堂的说教模式,受到了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以前在购买农资时不知道怎么分辨假冒伪劣农资,买了假农资也不知道怎么去讨回公道,现在课堂上消委工作人员手把手的教我们,这下子心里明白多了,真希望这样的课堂能多办几场"。三里岗刘店村的农民张斌由衷地说。(随县工商局 龚媛媛 李 文)